聽得見的文學~ 古典音樂在英國
5/30/2007
Veronica at Royal Opera House 倫敦皇家歌劇院
說起英國的古典音樂史, 可能許多人都與我一樣要愣住半天, 使勁的想... 最後也只喊出'韓德爾'這個巴洛克時期的大將 !
可是仔細推究, 韓德爾雖然在1714年到達倫敦, 並入藉為英國人 且成為巴洛克時期唯一能與巴哈相比擬的偉大音樂家 ,
但他出生在德國, 其實是純正的德國血統.
事實上, 英國在十六世紀時, 有相當豐富的文藝復興牧歌, 經文歌與彌撒曲...
並出現了一批相當傑出的聖樂作曲家, 如Tallis, Byrd與Gibbens
但自十六世紀末 英國清教徒主義運動, 反對人文主義, 排斥娛樂, 視舞蹈 音樂與藝術為罪惡,
所以英國的音樂創造自Purcell(1658-1695)之後, 經歷了幾乎兩百年的沉睡時期!
當歐洲經歷著洛可可 新古典與浪漫派風潮, 英國幾乎沒有英國本土的作曲家!
雖然如此, 但其實從十八世紀始, 倫敦一直有很高水準的聽眾與演奏團體, 高級劇院音樂廳, 但都演奏義大利歌劇或是德國的交響曲,
直到十九世紀末葉, 英國才出現了屬於自己的浪漫樂派與國民樂風,
尤其以Vaugham Williams與Elgar最為出名.

英國音樂的風格來自他們獨特的民族特性,
他們個性保守傳統, 任何外來的影響都以英國的本土性格包容了.
這個與歐洲大陸分開的歐洲國家處在一個非常特別的位置, 似乎位在歐洲但又獨立存在!
他的島國意識, 有些兒守舊又封閉, 但也因此造就也保留了鮮明的英國文化!
在Elgar或Vaugham Williams的音樂中就可以時常聽見以英國民謠為創作靈感的樂段.
除此之外, ㄧ種頌揚大英帝國的愛國情操, 也常是他們音樂表現的重點,
他們的音樂中還有一種英國人的內斂特性格, ㄧ種彬彬有禮的風範,
並時時可以感受到英國人對於田園 與自然的熱愛...
而最具代表性的是: 英國音樂有種強烈的敘述性, 讓聽者如同在聽故事一般!

生於1872年的Vaugham Williams, 萃取了英國民謠並將之融為龐大的音樂編制.
他年輕時就參加了英國民歌協會, 因喜愛文藝復興的英國作曲家 Tallis, 而寫了Tallis Fantasy,
此外他選了莎翁劇本譜寫成歌劇, 第三幕的<綠袖子幻想曲> 就使用了伊麗莎白時期的民謠: <綠袖子>與
而他著名的Lark Ascending(<飛上空的夜鶯>)
敘述夜鷹飛升與大自然合一的景像. 弦樂的柔與媚隱隱流露的是英國人對於大地內斂的深情.
他在1922年做的田園交響曲, 其作曲技法很受之前德國浪漫樂派的影響,
雖然以純音樂的形式創作, 但這首交響曲其實敘述的是英國文學<黛絲姑娘>的故事!
儘管有再多外來的影響, 英國人創作都要回歸自己的文化去找靈感, 並將外來文化很巧妙的融入本土風情之中了!

此外, 英國人似乎天生就愛花草樹木, 連住家也幾乎是每ㄧ戶都有個小花園!
大概不善於表達情緒, 就將感情寄予自然之中...
與Vaugham Williams同時期的作曲家Elgar(1857-1934), 可以算是英國音樂史上的驕傲.
在他五歲的時候, 就時常拿著爸爸帶回來的樂譜 (其父是管風琴師) 到樹林之間去讀譜,
在大自然中如此的吸取音樂, 似乎也讓他未來的創作不時流出一種自然景象中的開闊的心胸與恬適...
他曾樂觀的說: '空氣中有音樂 音樂圍繞著我們 世界上處處充滿音樂 而我們只需要盡情的享受它'!
Elgar是浪漫派的大將, 雖然作曲技法很受德佛札克影響, 但內容是完全英式的.
他的音樂, 旋律性強, 有濃郁的維多利亞時期過於理想主義的浪漫, 處處流露彬彬有禮的紳士風範, 也時時渲染大英帝國的威風!
他的<謎樣變奏曲>, 表現出英式慣有的情感含蓄,
短短一分多鐘的主題旋律, 在之後十四個變奏中都未再出現!
這曲子的每給變奏, 都是Elgar要獻給他的朋友.
第一個變奏獻給他的妻子, 但還有其他四位女性友人的名子出現在之後的變奏中,
Elgar以音樂表達了他對這些人的情感, 甚至還有一個變奏署名為<***>
而之後的變奏就叫 ,
這些情感的故事, 就讓音樂自己去說了...
留給人們的是一段段柔情浪漫的弦樂怦張 ,
但故事的發展, Elgar就含蓄的, 謎樣的帶過了...
<謎樣變奏曲>在英國造成轟動,
Elgar於是在1899年又做了管絃樂編制的Pomp and Circumstance (威風凜凜)
共有五首, 尤其第一號最為有名
這曲名選自莎翁名劇<奧塞羅>的第三幕第三景,
但因為謎樣變奏曲太為成功, 許多樂評批評<威風凜凜>的創作水平低
Elgar完全不以為意, 只說: "這首曲子是獻給喜歡在慶典時使用音樂的人們!"
<威風凜凜>庶民風格強, 精采又熱鬧,
讓人感受到英國當時趾高氣昂的帝國英姿~ England is full of hope and glory!!
果然此曲成了英國百年來最受歡迎的樂曲,
也是倫敦每年暑期逍遙音樂節閉幕音樂會中必定演奏的首選!


逍遙音樂節的Royal Albert Hall, 中庭廣場一群站著聽音樂會的聽眾!

說起逍遙音樂節(London Proms) , 大概是倫敦最受歡迎的音樂盛會 !
每年夏天長達兩個月的時間, 每晚都是不同的國際演奏巨星在Royal Albert Hall演出,
Prom的意思是路邊坐, 也是這音樂節的主要宗旨: 為了讓大家都有機會進入Albert Hall欣賞最高水準的表演, 所以只要願意當天排隊, 就可以在音樂廳最頂層隨地坐著聽, 或在音樂廳中央廣場站著聽, 且最棒的是: 票價絕對低廉!! (四鎊一張)
而最後一晚必定會在海德公園轉播 (Proms in the Park)
當晚, 海德總是瘋狂的擠滿群眾, 大家身穿英國國旗服 帽 手揮著旗子... 整座公園陷入藍紅白相間的色調! 和一群瘋狂的群眾, 歡呼高歌的等待最後播放: 威風凜凜!
我在公園中望著這景象, 似乎欣賞著更精采的表演!!!
儘管如今, 日不落國 的日已落, 威風凜凜的出現, 還是讓我見到一股民族的驕傲!

十九世紀末葉, 英國以浪漫精神寫下屬於自己的國民樂派!
他們的旋律性強,, 並以旋律走向來鋪陳 敘述故事
主題與情節是主要的表現對象, 並總回歸於本土的文化再加以創造.
英國國民樂派如同ㄧ部部聽得見的文學,
悄悄溶入了鄉村田園的風光,
含蓄綿長的訴說著這個有些兒沉悶又理智的國家裡, 其實深刻內蘊的細緻與柔情~
後記: 上週受教育電台<世界音樂盒>節目的專訪, 比較了英國與法國的古典音樂迴然不同的風格, 節目將於六月的某個週六凌晨兩點到三點播放(待確定再告訴大家) 還可以聽到上面講述的音樂喔! 節目中我仔細的比較了古典音樂在英法, 不過播放時間實在太晚了, 所以我就先將英國的部份整理在這裡, 下回有機會再說說法國的音樂 . 其實, 小小英吉利海峽的兩岸, 英國與法國猶如兩個世界, 各自說著完全不同的音樂語言呢 !

在教育電台錄<世界音樂盒>
9 comments
謝謝分享
回覆刪除:) @};-
yes. I love Vaugham Williams too. 很棒的鄉村 典雅 風格!
回覆刪除As for Elgar, 是因為 Du Pre 拉得太好了 才喜歡的 ...
anyway, 都很棒 謝謝分享
請問您的 廣播頻道是? when?
此則為私密回覆
刪除謝謝你,讓我上了一堂課。
回覆刪除在英國生活一開始感覺到怎麼會這麼地 "落後",不像台灣這麼方便,但這裡處處都有很大的綠地,每家的花園都很漂亮,空氣也不錯,我想他們比較重視精神與藝術的生活,我也發現原來我比較喜愛這樣簡單樸實的生活,畢業後我回到物質生活比較多的台灣,或許會很不習慣吧 :)
好細膩的分享~~
回覆刪除可以在海德公園與大眾一起聆聽音樂的世界...
好讚的經驗喔~~
謝謝veronica 的分享, 我最近補強了英國文學的部份, 還在對於英國的音樂家們的故事傷腦筋呢.
回覆刪除我這裏也還有一片English Classics的CD,可以放給旅人們聽. 不過很好奇一件事, 你們對於英年早逝的Henry Purcell 觀想如何呢? 在西敏寺中, 他被給予的地位是跟Handel 一樣高吔 (就差沒有放個大雕像而已...^_^).
近一個星期溫差很大, 上個星期只有七度, 昨日已轉為22度了. 感覺上, 夏季終於來臨了.
期待聆聽你的CD的機會趕快到來~~
love and light
Lisa
Dear 慈瑩:CD我找到了,淡水這裡只有101家唱片行,還真可以找的到。
回覆刪除Dear 慈瑩 :">
回覆刪除阿叔是深深被你的音樂感動 I-)
醬子會不會有點不熟裝熟阿 :-S
Dear~
回覆刪除北鼻~~我是妳的學妹(文藻外語學院..只是我並非日文系)
好為妳高興您現今的成就~>///<
音樂這條路~也曾經思考過...但經濟是the biggest problem..for me..
但真的好感到驕傲~有您這麼棒的學姊~^0^
cheerio
我們永遠在這兒~~支持妳!!